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关系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江海区人民法院(下称“江海法院”)先后开展夏季、冬季根治欠薪专项执行活动,加大工程建设领域等重点行业欠薪案件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式压缩恶意欠薪的存在空间。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共执结欠薪案件102件,执行到位金额229.88万元。
“三优先”加速度
11月底,执行申请人马某特意从广州赶到江海法院,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执行人员手中。
早前,马某在某建筑公司工作过程中受伤,被江门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十级伤残,经江海区人社局认定为工伤。江海区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建筑公司需要向马某支付停薪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共计4.6万元。但是,该建筑公司一直没有履行支付义务。
“当事人受伤后,难以在短时间内再次就业,我们要优先办理这个案子。”考虑到当事人受伤的情况,执行法官通过优先执行、优先查封、优先划款“三优先”快速执行机制,对该建筑公司采取强制措施,促使公司主动兑现裁决书,帮助马某在一周内拿回被拖欠的工资。
刚柔并济加力度
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不少工厂停产停业。面对企业突如其来的停产,部分工人因找不到老板、领不到工资、兑现不了权利而犯起了愁。
江海区47名玻璃厂工人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工人们被拖欠了近80万元薪酬,正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老板却没了音讯。
“法官,老板跑路了,我们的钱是不是拿不回来了?”“法官,我们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家里真的困难呀。”面对当事人的焦虑与无助,执行法官决定主动出击,向玻璃厂债务人发出履行债务协助执行通知的同时,加强与涉案工人的沟通,建议工人多渠道搜集玻璃厂的财产信息,以推动案件执行。
12月上旬,根据玻璃厂员工提供的线索,执行法官一行来到玻璃厂,对厂内数十台机器设备、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清点、查封。涉案工人说:“虽然暂时找不到老板,但是现在查封了这批设备和材料,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觉得工资有了盼头。”
同样因受到疫情影响,张某等11名工人被一商务有限公司欠薪20多万元,但涉案公司却无可供处置的财产。
为了让涉案公司老板自愿为公司作出个人担保,执行法官刚柔并济,耐心释法。“可能在你眼里一万多元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工人们来说,那就是全家几个月的生活费了。念在昔日雇佣的情分上,照顾一下他们的饭碗。”“如果法院发现你存在欺骗、隐瞒、转移财产、逃匿等非法手段故意不支付工资,导致他人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或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有可能构成恶意欠薪罪的。”
经过执行法官的劝说以及释明法律后果,涉案有限公司老板终于作出承诺:“我同意对公司的欠薪作出个人担保。”
司法救助加温度
“法官,我们都等着这笔工资回贵州老家过年。家里老人看病、小孩学费都指望着我这点工资了。”涉案工人无奈地说道。
了解到该案老板无音讯、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且部分员工经济困难,江海法院执行局立即启动执行救助程序,为适用该情况的10名困难工人申请司法救助。目前,这项申请正在审批中。
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些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申请人又急需经济帮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江海法院为他们积极争取司法救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申请执行人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感受到司法温暖。(黄妙姿 叶银顺 )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