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讯 记者唐荣 李文茜 通讯员张建国 明知行为违法,却仍非法猎捕、收购、销售野蛇牟利。近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覃某、苏某两人的行为均构成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罪,分别判处刑罚,判令其赔偿生态环境资源损失,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
法院审理查明,自2022年4月开始,被告人覃某多次使用弹簧套、捕兽夹等捕猎工具在深圳市山林里非法猎捕野蛇,同时非法收购、向他人销售野蛇牟利。被告人苏某在得知覃某收购野蛇后,也多次使用蛇笼、蛇袋等捕猎工具在深圳市和东莞市的山林里非法猎捕野蛇。侦查机关在覃某住处查获5罐蛇酒,酒罐内共装有25个蛇头、25条蛇,其中有6条是向苏某购得;在苏某住处查获1罐蛇酒,其中装有7条蛇。经鉴别,在覃某处查获的25个蛇头均为舟山眼镜蛇,25条蛇中包含舟山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马来环蛇、灰鼠蛇、白唇竹叶青蛇;在苏某处查获的7条蛇均为舟山眼镜蛇。两被告人伤害的上述蛇类均被列入国家林草局《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受国家保护。
经核算,在覃某处查获的蛇类价值4.44万元,在苏某处查获的蛇类价值1.3万元,均达到法定入罪情节。被告人覃某销售野蛇共获利32322元,被告人苏某销售野蛇共获利3460元。因非法猎捕行为,覃某、苏某主动向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公益基金账户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42400元、9000元。
法院认为,深圳市、东莞市行政区域范围为禁猎区,两被告人在供述时均承认明知其行为违法,故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罪。鉴于两被告人均为初犯,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认罪态度较好,且真诚悔罪,积极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被告人覃某拘役4个月、缓刑10个月,被告人苏某拘役2个月、缓刑8个月;覃某、苏某分别赔偿生态环境资源损失38400元、7000元,并共同连带赔偿生态环境资源损失6000元(赔偿金已给付),且在深圳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该案判决已生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男子戴面具“易容”后连偷6户人家
下一篇:广西抓获111名跨境违法犯罪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