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孙满桃)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在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介绍了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关情况。据介绍,2022年,北京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4506件,近五年案件数量年均增长7.43%,北京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全、新类型案件多、案件数量居全国法院前列。
“全市法院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全年审结专利案件2656件,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依法审结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案等一批国内外高度关注的案件,有力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寇昉介绍说,围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北京法院依法审理涉互联网直播、短视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案件,准确把握创新与侵权的边界,依法妥善处理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在经济科技发展新领域及时确立了行为规范和竞争规则。
同时,通过对“房源数据”案和“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案”的依法审理,确立了对平台企业收集整理的数据集合予以保护的裁判规则,有效促进和规范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健康发展。
据介绍,北京法院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审结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著作权案件36960件,依法审理全国首例涉无障碍电影合理使用条款著作权纠纷案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著作权司法保护对文化建设的规范促进作用。审结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形象作品著作权刑事案件,依法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规范代理行为 维护行业秩序 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行动继续发力
核心阅读 为强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综合治理,健全监管体系,提升代理质量,有力支撑专利转化运用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