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5354家博物馆,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文物衍生开发具有雄厚的基础。”“2018年我国电影票房规模突破609亿元人民币,电影市场在多元化、票房收入、口碑上呈现正比态势,趋于成熟,影视IP授权开发受到业界高度关注,并有望成为电影市场的下一个高速增长点。”“过去的20年里,我国纸质图书总印刷数量增长29.8%,销售额增长413.72%。在融媒体和版权联动趋势下,传统图书正在通过授权开发开拓出更多的生产模式与使用场景。”
10月20日至22日,“2019中国·北京国际版权授权大会”在京举行。期间,上述数据在各个主题论坛上被多次引用,释放着一个鲜明的信号:IP(本文尤指能够产生版权价值的文化产品和资源)授权正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焦点。结合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IP授权凭借其创造性、创新性、感染力、聚合力等特性,走进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产品、品牌在IP授权衍生开发和融合发展中受益。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IP授权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国际授权协会业(Licensing International)发布的《2019年全球授权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授权商品零售额增长至2803亿美元,其中以我国为代表的第五大消费市场产业规模逐年提升,销售额达到95亿美元,涨幅达6.7%,但与欧美、日本等授权产业几近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
多位与会嘉宾指出,国内IP授权运营困难的症结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国内文化产业市场授权开发意识启蒙较晚,重视度与市场前瞻性不足。例如国内电影市场衍生开发产业自2015年才开始起步,如今票房规模已突破600亿元人民币,但授权业务收入尚不足总收入的10%;而作为国内影视企业普遍对标对象的迪士尼,电影票房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17%,与国内影视市场的业务权重恰恰相反。另一方面,国内IP授权开发缺乏系统化的专业运作,相关支撑产业未配备齐全,IP难以充分释放其价值。以博物馆文创开发为例,仅凭博物馆一己之力的开发模式并不可取,需要专业设计团队、运营团队以及资本服务机构的多方合力,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博物馆仍缺乏这些方面的资源,文创开发尚处于单一阶段。
那么,IP授权如何最大化发挥其价值?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在此次主题分论坛“网络版权授权与保护论坛”上指出,技术冲击下,版权制度的演变难以惯性、平稳地发展下去,版权视野需要加倍放大,保护制度也需要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同时,市场在关注版权作品权利人权益的同时,也该认真考虑受众的权利是什么。受众拥有避开海量筛选工作、享受高品质作品的权利,这就要求内容生产者进一步充分挖掘版权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全行业间搭建市场化、国际化对接平台,推进版权成果高效流转也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版权局积极推进版权运用和价值转化,着力打造全国版权展会授权体系。该体系紧密融合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版权工作层级,以国家版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为龙头,以多个地方版权博览会、交易会、授权展为身翼,希望实现整合资源、彰显特点、相互补充和共谋发展。如今,版权展会正成为集中展示版权成果、活跃版权交易、促进版权转化的重要机制和平台。
“要进一步深化版权创作、保护与运用,在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相关机制、措施,拓宽版权授权视野,包容各方主体,涵养全域活水。”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表示。
(李扬芳)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小说作品中虚构的武学秘籍名称能否作为商品化权益予以保护引发纠纷—— “葵花宝典”能否继续“笑傲江湖”?
原标题:“葵花宝典”能否继续“笑傲江湖”? 作为金庸在其所著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虚构的武学秘籍,“葵花宝典”不仅贯穿于江湖武林各...关于网络游戏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审判指引(试行)|全文发布 - 深圳版权律师 版权纠纷诉讼 版权侵权代理
关于网络游戏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审判指引(试行)|全文发布 粤高法发〔2020〕3号为妥善审理涉及网络游戏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ZAKER“领读中国”第二季全民公益阅读之“全民寻书”活动席卷全国
原标题:ZAKER“领读中国”第二季全民公益阅读之“全民寻书”活动席卷全国 4月23日,ZAKER联合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发起的“领读中国·看见未...“模仿”窗花剪剪特效道具,构成对视听作品的侵害 - 深圳版权律师 版权纠纷诉讼 版权侵权代理
“模仿”窗花剪剪特效道具,构成对视听作品的侵害 11月30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原告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今日头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