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永宁人民法庭
育苗工作法指导调解 宁心调解圈赋能苗业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永宁人民法庭辖区以苗圃种植为特色。近年来,永宁人民法庭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法润乡土”司法品牌和“宁心工作室”调解平台,形成指导调解“育苗工作法”,打造体现苗木特色、贴合苗农生活的“宁心调解圈”,为苗木经济赋能。四万多亩苗田带来年均3亿多元可观收入,产业从单一苗木繁殖向园林绿化、旅游景观等多业态发展,以高质量转型带动群众富裕富足。
一、控源选苗,搭设指导架构
一是打造指导调解中枢。依托“宁心工作室”,在所辖村居社区设立27个“宁心巡回工作室”,线上线下结合,通过法官有约、法官预约等方式做实指导调解。2023年,“宁心巡回工作室”接待苗农、苗企289人次,指导调解涉苗纠纷186件,调解成功152件,参与诉中调解30余次,为苗企和苗农挽回经济损失237万元。
二是创设矛盾预警员。将辖区群众按每150-200户或者户数较少、苗农较集中的小组划分为1个微网格,从中选聘矛盾预警员101名,随时反映涉苗纠纷动态,协助网格员、调解员调解。2023年,预警员反映涉苗纠纷信息262条,实现诉前化解200余件。
二、结对育苗,提升调解能力
一是结对联络,定向指导。深度融合“法官进网格”“大走访”工作,结对法官走进田间地头、苗木市场定期巡回指导人民调解,邀请结对调解员旁听庭审,传授调解技巧。2023年,开展涉苗纠纷现场调解培训指导26次,邀请相关人员旁听庭审40余次。
二是首联负责,全案跟进。首次对接的法官对相关纠纷进行调解指导,如调解不成则由该名法官直接负责案件审理。就某涉苗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调解员主动联系结对法官寻求调解指导,调解不成立案后,结对法官在前期调解基础上,邀请调解员共同参与案件审理,最终妥善化解,厘清因苗木生长导致村落土地分界模糊问题。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和《人民法院报》宣传报道,改编的微电影《林里》获评第十届“金法槌奖”微电影类三等奖。
三、联动移苗,充实调解力量
一是“法庭+苗业协会”联动。延伸苗业协会合作,做实行业性调解;吸收苗木专家、具有威望的苗木合作社负责人加入特邀调解员,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宁心调解圈”。目前,人民法庭有涉苗纠纷常驻调解员1人,特邀调解员8人,1人获评市先进人民调解员,多人获评区十佳调解员。
二是“法庭+办所居委”联动。与综治办建立研判会商机制,每季度报送涉苗纠纷动态。与派出所建立联合调处机制,共同走访排查,双向预警通报重大涉苗隐患。与司法所建立调解联络机制,共同指导管理矛盾预警员、调解员。围绕“无讼村居”创建,指导组建以“五老”人员为主体的村居委调解团队,服务“苗耕”“苗经”“苗旅”,做到“小纠纷不出村”。侯冲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青山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四、深耕护苗,巩固调解成果
一是优化工作流程,开设“绿色通道”。对辖区涉苗纠纷优先办理、优先调解、优先确认。坚持“三个便于”原则,依托“融合法庭”将案件审理搬到田间地头,现场查勘与开庭调解相结合。2023年,审结涉苗纠纷司法确认案件46件,巡回审判、调解83次。
二是延伸司法职能,预防纠纷复发。主动深入林业场站、苗木合作社、种植基地等开展法治宣讲,为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助力打造标准苗木种植示范基地、精致家庭农场515亩。对于审结的涉苗纠纷,指派专职专人回访跟踪,及时了解案件成效、群众满意度及履行情况等,排查复发风险。2023年,人民法庭走访辖区重点苗企、合作社、家庭农场38次,开展涉苗普法讲座8场,旁听群众300余人次,发放便民联系卡、法律宣传单500余份。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泰州市人民检察院诉王某某等59人非法捕捞、收购长江鳗鱼苗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
当收购者明知其所收购的鱼苗系非法捕捞所得,仍与非法捕捞者建立固定买卖关系,形成完整利益链条,共同损害生态资源的,收购者应与捕捞者对共同实施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重庆市北碚区运用劳动法律监督联动化解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班工资劳动争议
张某于2009年2月4日入职重庆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生产管理工作。2019年8月5日,双方续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加班费计算基数、工时制度、基本工资等内容。张某在上班期间每日超时工作,但公司并未支付张某加班费,故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某科技公司支付张某加班费。李某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作出不起诉决定
2015年7月,王某某与河北省衡水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法院审理,判决该公司10日内偿还王某某本金200万元及利息。该公司到期未履行给付义务,王某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先后查封被执行人多套房产。王某、王某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通过协议离婚方式转移财产、抗拒执行
李某与王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12月作出民事判决,判令被告王某偿还李某借款50万元及利息4万元。判决生效后,王某未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李某于2020年1月向宝坻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